全国报名热线
400-633-2002
白塔岭画室小课堂 | 谈谈对游戏动画专业的理解
2021.08.15
2000年以来,随着一部又一部国外游戏在中国大陆取得成功,国内游戏工作者也都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,尤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,大量的国产游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可谓琳琅满目,令人应接不暇。
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作品常常会被贴上“抄袭”、“换皮”、“粗制劣造”等标签,尤其是各类盗用CG的页游和流水线圈钱手游早已饱受玩家诟病,甚至被戏称为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绊脚石。这固然有技术上相对不成熟的客观原因存在,然而游戏开发者的急功近利才是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。
据笔者了解,过去的十年是国产游戏行业野蛮生长的十年,企业普遍不怎么重视产品质量,由于换皮游戏最缺的永远都是美工,只要你是动画专业毕业的,手头功夫不烂又吃得了苦,基本不发愁找不到工作。这也导致了国内高校有一段时间动画专业特别火爆,直到被教育部亮出了就业红牌警告。
野蛮生长很快就带来了恶果,2015年游戏类企业新成立1255家,倒掉1122家;2016年新成立1697家,倒掉3019家;2017年新增1815家,倒掉5336家;2018年新增1976家,倒掉9705家;到了2019年,新增公司2504家,倒掉的公司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8710家。当然,这个和广电总局加强了对游戏版号的审批监管工作有关,但优胜劣汰本来就是社会发展之必然。
一方面,大厂对自主研发的投入持续增长,优质作品不断出现,严重挤压了中型企业的生存空间;另一方面,一些小型团队通过大的游戏平台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成功作品。比如在2018年登录Steam平台的国产游戏《太吾绘卷》,据制作人茄子戏称整个开发团队只有3.5个人,但就是这样一份小制作的游戏却意外创造了一周卖出35万份的业界神话。
“现在对插画师的要求比以前髙多了,即使是美院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马上就能上手,因为他们没有经验,进公司之后都是要统一参加培训的”,一位在游戏行业打拼了七八年,已经坐到主美位置的王同学如是表示。
下一篇: 四川美术学院发布第二份招生公告